手机看天气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收藏网页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您可以选择

千姿百态网 > 直接下载更新IE浏览器 >

扫码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安卓下载 App Store

发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河自燃,以及杭州至唐河大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亲不计免赔特约险怎样理解“谢谢“
  • 不计免赔险怎么索赔
  • 全保险加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拜托各位大神
  • 自燃,唐河县马振抚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为何原因?
  • 不计免赔特约险是什么责任都赔偿吗
  • 三者不计免赔特约险

Q1:亲不计免赔特约险怎样理解“谢谢“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2:不计免赔险怎么索赔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3:全保险加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拜托各位大神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4:自燃,唐河县马振抚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为何原因?

唐河县马振扶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应该是人为的!

因为大概十几年前,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应该至少有十五年前了吧,也是唐河县的另外一个自然村,也是和傅岗村的自燃事件一样,这家着火了之后那家着火,几乎天天如此,弄得村民们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每天派人轮班巡逻,也没有报案,是因为都没有造成大的火灾,都是烧坏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大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每次都是看不到任何可疑的人和痕迹,有老年人迷信,就觉得是不是村里人冲撞了哪路神仙,但是村干部和年轻人不信这个,一直都在积极查找线索。

直到一个月后,巡逻的村民们终于抓到了一个可疑的人,被无故着火折磨了这么久的村民们都很生气,把那个人暴打了一顿,送到了当地派出所。最后的处理结果不得而知,但是最起码确实是人为的,因为抓到那个人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自燃这种情况了。

事件过去的时间久了,具体的时间细节记不清楚了,可能时间上有些出入,但不影响事件的真实性。

所以说,唐河县马振扶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也是人为的。

Q5:不计免赔特约险是什么责任都赔偿吗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6:三者不计免赔特约险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关于唐河自燃和杭州至唐河大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唐河自燃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 onClick="allCount('首页_点击_实况天气_实况天气')"> 7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河自燃,以及杭州至唐河大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亲不计免赔特约险怎样理解“谢谢“
  • 不计免赔险怎么索赔
  • 全保险加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拜托各位大神
  • 自燃,唐河县马振抚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为何原因?
  • 不计免赔特约险是什么责任都赔偿吗
  • 三者不计免赔特约险

Q1:亲不计免赔特约险怎样理解“谢谢“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2:不计免赔险怎么索赔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3:全保险加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拜托各位大神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4:自燃,唐河县马振抚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为何原因?

唐河县马振扶镇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应该是人为的!

因为大概十几年前,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应该至少有十五年前了吧,也是唐河县的另外一个自然村,也是和傅岗村的自燃事件一样,这家着火了之后那家着火,几乎天天如此,弄得村民们晚上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每天派人轮班巡逻,也没有报案,是因为都没有造成大的火灾,都是烧坏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大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每次都是看不到任何可疑的人和痕迹,有老年人迷信,就觉得是不是村里人冲撞了哪路神仙,但是村干部和年轻人不信这个,一直都在积极查找线索。

直到一个月后,巡逻的村民们终于抓到了一个可疑的人,被无故着火折磨了这么久的村民们都很生气,把那个人暴打了一顿,送到了当地派出所。最后的处理结果不得而知,但是最起码确实是人为的,因为抓到那个人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自燃这种情况了。

事件过去的时间久了,具体的时间细节记不清楚了,可能时间上有些出入,但不影响事件的真实性。

所以说,唐河县马振扶姚湖村傅岗自然村的自燃事件,也是人为的。

Q5:不计免赔特约险是什么责任都赔偿吗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Q6:三者不计免赔特约险

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不计免赔特约险如何理赔?一位车主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应由自己承担的保险免赔金额,专门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然而,投保人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对方却不同意全额赔付。无奈之下,投保人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案件回放合同特约不计免赔2003年9月24日,桐柏县城关镇的刘树(化名)作为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1年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同险种包括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该责任限额为10万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和"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共计交纳保险费3241.72元。其中,"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为:经特别约定,保险事故发生后,按对应保险险种,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免赔金额,保险人负责赔偿。2003年10月14日,刘树驾驶投保的客车在唐河县境内与一辆摩托车相撞,造成一死一伤。该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树负次要责任。2003年10月30日,刘树与保险公司确认刘树的车损为4993.05元,残值100元,并签署了确认书。随后,事故死者家属和伤者将刘树告至法院。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刘树分别赔偿死者亲属各项损失70315.93元,伤者各项损失21385.91元(含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负担诉讼费2010元和1225元。理赔金额起争议2006年8月,刘树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双方对理赔数额产生了争议。刘树认为,保险公司应依保险合同约定及唐河县人民法院判决赔偿数额进行理赔,投保时保险公司已告知只要不超过10万元限额,损失多少赔多少。而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合同的理赔与一般人身损害民事赔偿不是同一法律关系。法院判决的赔偿数额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而成,理赔数额应依《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计算。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是指保险公司依据驾驶人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按相关免赔率不计免赔,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保险公司只应理赔41370.93元,即车损险2182.36元,第三者责任险36835.02元,不计免赔险2053.55元,查勘费300元。双方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刘树遂将保险公司诉至桐柏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足额赔偿桐柏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刘树与保险公司之间系保险合同关系,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及时理赔。刘树车辆损失额经双方确认为4993.05元,扣除残值100元,为4893.05元。因刘树投保了汽车损失险,且与保险公司签订"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故对该损失保险公司应予赔偿,保险公司在赔付该款后依法取得在赔偿范围内代位行使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依据《保险法》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刘树已对事故伤亡方赔偿了91701.84元,并支付了3235元的诉讼费,扣除赔偿伤者的2000元精神抚慰金,理赔额为92936.84元。按照双方对第三者责任险的约定,损失计算应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与唐河县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数额之间的差额,应为保险公司免赔金额,但因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依据特别约定优于一般条款适用的原则,上述差额应由保险公司承担。第三者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按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五条约定,需经保险公司事先书面同意,可不计入保险单载明的10万元责任限额予以赔偿。本案中,刘树未提交保险公司书面同意的证据,故仍受责任限额的限制。因上述赔偿总额未超过双方约定最高责任限额10万元,故刘树请求合理部分法院予以支持。桐柏县法院一审判决:保险公司支付刘树第三者责任保险金92936.84元,支付车辆损失险保险金4893.05元,共计97829.89元。保险公司不服,向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刘树所投保的"不计免赔特约条款"明确约定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五种情况,该条款所列五项与免赔率无任何联系,刘树与他人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情况不属该条款中约定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范围,保险公司应依约予以理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计算的标准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计算标准之间的差额部分,依据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内容,应由保险公司予以赔偿。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解析一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目的是为转嫁风险为了使被保险人注重控制风险,避免被保险人因投保而对风险疏于防范,以及由此产生事故率增高,保险公司对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制定了一套免赔率制度。即在车辆发生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公司对一定比例的损失免赔,免赔的部分则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二十条规定,保险车辆发生事故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损失经保险双方确认后,还应根据保险车辆驾驶员在事故中所负责任,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实行绝对免赔率:负全部责任的免赔20%,负主要责任的免赔15%,负同等责任的免赔10%,负次要责任的免赔5%,单方肇事事故的绝对免赔率为20%。同时,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又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不计免赔特约险是指保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赔偿,对其在符合赔偿规定的金额内按车险基本险条款规定计算的免赔金额,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即无论投保人在事故中占什么责任,保险公司都应按100%赔偿。以一起损失额为1000元的双车碰撞事故为例。假如车主负事故全责,保险公司会在1000元理赔款中减扣20%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800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将获得1000元的赔付;假如车主负事故主要责任,通常该车主要承担事故损失额的70%即700元,保险公司则会在700元的理赔款中减扣15%免赔率,赔付给该车主595元,如果车主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他将获得700元理赔款。因此,车主只要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就可把本应自身负责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车辆或第三者责任损失越大,该险种的保障作用就越明显。本案中,保险公司认为双方"不计免赔特约条款"仅指不计免赔率,即对刘树应承担的5%不计免赔,不是对刘树已承担的全部赔偿款不计免赔,这种说法没有得到两审法院的支持。解析二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不等于什么都赔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以后,如果发生保险事故,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赔规定失效,但这并不代表投保人的所有损失保险公司都能赔偿。不计免赔特约险作为一款附加险种,是为主险服务的,只对第三者责任险与车损险的免赔率有效用,将车主事故责任所应承担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但附加险之间是不能相互起作用的,不计免赔特约险无法将盗抢险、自燃险与无过失责任险的免赔率转嫁给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辆保险合同附加险条款》的规定,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的免赔金额,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情况包括:1.车损险中应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确实无法找到第三方的;2.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的;3.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出险,每次增加的;4.非约定驾驶人员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增加的;5.附加盗抢险或附加火灾、爆炸、自燃损失险或附加自燃损失险中约定的。同时,不计免赔特约险只对应赔偿的项目赔多赔少有影响,对哪些项目可以赔没有影响。在计算赔偿金额时,首先根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投保人的哪些损失可以赔,然后再根据免赔规定扣除免赔额,最后得到投保人应得的赔款。投保不计免赔特约险后,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不再扣除免赔额,但仍然要依据保险条款的规定确定哪些损失能赔,哪些损失不能赔。如给伤者买营养品的费用,就属于不能赔偿的费用,投保不计免赔险,保险公司对此也不予赔偿。解析三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商事活动的帝王原则,在保险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其立法意旨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不论在保险理论界还是在保险事务界,都认为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根据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应履行以下法定义务:1.保险条款的"说明"与"明确说明"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司法实践中,因保险人未履行此义务而败诉的案件并不少见。2.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这是保险合同生效后保险人的主要义务。3.保险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及其限制。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保险合同成立后,保险人不得随意解除保险合同,只有在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在两年内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本案中,在车主刘树投保了不计免赔特约险出险后,保险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向刘树足额赔付保险金,违背了最大诚信原则,也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为避免因免赔率制度使保户在遭受大事故时蒙受损失,保险公司设计了不计免赔特约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关于唐河自燃和杭州至唐河大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唐河自燃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阴
空气质量83优
未来2小时内无雨~

别克版“埃尔法”来了,仅4座版,高大...

    而在社交方面,别克版版高尽管这是一个MOBA手游,别克版版高但团队还是往里面加入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化的功能,这些社交化的功能是在之前的所有MOBA类游戏中根本没有的,他们早已经发现了社交对于手游的重要性,在传统的PC机端游时代,社交是停留在游戏里面的,游戏里认识的好友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见面,而手游时代的游戏社交则非常不同,手游里的社交不仅仅有游戏内的互动,还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将社交拉到游戏之外,并且最终使得这个游戏变成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社交的一部分,而《王者荣耀》要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游戏+社交的道路。

    可能的解决的方式,埃尔法是不是在美誉度,埃尔法也就是你的美誉度是不是能够实现一个标准化?李丰: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育行业从业者,我给所有同事和被投公司都提过一件事:至少有一条产品线对这个行业的意见领袖而言具有明确的产品意义。我说的新报刊亭不是物理上的,仅4座总得有用户能够集中采购和挑选的货架存在。

    别克版“埃尔法”来了,仅4座版,高大...

    我们开门见山,别克版版高知无不言,只探讨真问题。你把线下的超市和商场干掉,埃尔法总得有一个淘宝和京东出来,不然用户到哪买东西,商业模式的确立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换句说话,仅4座看这个文章可能看得很爽,到最后买东西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的劲了。罗振宇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别克版版高他说如果用户消费内容的形态改变,那么内容本身的呈现和版权形式也会改变。第二个月开始卖1万份,埃尔法一般是24个小时左右就卖光了。

    就是说,仅4座先不管商业模式是什么,只要消费形态改变,你不去报刊亭买报纸和杂志,一定会有大量新的报刊亭在新的消费形态下出现。UGC更多是兴趣娱乐参与型,别克版版高PGC有明确的利益导向,别克版版高看似非标,其实是标准化的生产,知乎上面很多人都是PGC,为了一个明确的商业目的生产内容,而且这个过程是有点标准化,分答刚做了一个分答小讲,也是一个PGC的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的互联网内容平台,阅读领域的、比如视频领域的,爱奇艺和优酷都是PGC,主要的商业模式都是PGC。知识本身是有生命力的,埃尔法泛娱乐化的内容听过以后觉得Happy,埃尔法但不会再听,观点性的知识也一样,我发现能沉淀下来的知识付费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教育性、专业性很强,用户能够系统化学习,短时间内得到收获。

    阴超:仅4座首先我觉得创新是必然的,仅4座但是你打造一个从来没有的东西我觉得不可能,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所有的人设形象都已经都已经被拍摄或者写成小说,在创新上我们做得更多的是排列组合,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原有的人物设定,做一些新的阐释。韩泽:别克版版高爆款吸引流量,别克版版高打造爆款有一套完整体系,去年火爆的《老九门》就是一个完整的IP生产开发,它的变现从文学拓展到网剧,再到电影、游戏和衍生品,甚至代言,形成了完整生态,所以优质内容的背后还包括内容开发和运营。这种碎片化的、埃尔法应用型的知识对我们的知识体系,埃尔法逻辑判断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虽然不排斥吸收这种知识,还是会沉淀下来读一读经典,两者互为补充。阴超:仅4座综艺对标电视台比较大的节目,仅4座它的投资成本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它的启动资金或者cover成本的方式来自广告冠名,如果以付费形式做网综,付费的门槛已经筛选掉一部分观众,对广告主来说没办法在瞬间达到它期望的峰值,是一种损害。

    供需没有在一个平面上,单独的UGC文章无法解决用户的痛点。将来平台方有可能和内容提供方合作产生一些新的网综互动方式,或者给用户观看网综提供不同的角度,比如让用户只看到喜欢的明星,或者用VR拍摄综艺,以上这些都有可能产生付费的点,当然这要看内容生产方的创作能力和平台的配合度。

    别克版“埃尔法”来了,仅4座版,高大...

    怎么看待知识内容付费?莫小棋:知识付费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但我个人认为星座知识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干货,星座领域在商业变现上比较难,但这个领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缺内容,二是不缺流量,但是有价值的PGC内容在这个市场上越来越稀缺,真正给用户提供一些优质内容是能得到用户认可的。不管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基于知识的纯正的教育、还是星座、八卦,所有知识层面的东西只要有内容,有价值,一定是很好的付费方向。阴超:小棋说得特别对,在所有内容大军中,为什么你的内容值得付费观看,占用观众时间?头部内容具备被付费的巨大价值,肯定是需要大家去争抢的。莫小棋:内容创业上半场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以前我们常说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现在说法已经变了,不是绝对的内容为王或者渠道为王,而是头部为王。

    我觉得我还是创业新兵,想进一步引爆在星座领域的影响力之后再尝试付费。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是内容生产者最根本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内容创业上半场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莫小棋:其实用户不太愿意为泛娱乐的内容买单,他们更愿意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容或干货掏腰包,哪怕只是怎样学英文,怎样办好一场婚礼,这样的内容对想学英文或者想结婚的年轻人才是刚需。对免费内容的改造是有可能的,前提是我在原有价值基础上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这个价值是我能提供而别人不一定能提供的,或者只有通过付费才能提供的。

    第二种是系统化的知识被浓缩了,满足想快速迭代,快速学习,对知识快餐有强烈需求的人。左驭资本执行董事韩泽任主持,以下为会议实录:娱乐行业内容付费的常见形态有哪些?阴超:网络电影和网络剧的付费,音乐的付费、短视频的付费、以及未来可能的公众号付费都包括在内。

    别克版“埃尔法”来了,仅4座版,高大...

    我没有尝试,在网综付费这个领域,我承认我不是先驱,也没敢去开拓这个领域。娱乐行业的付费市场是巨大的,视频网站大概有5亿用户,保守估计有10亿个账号,倘若10%的账号充值成为会员,每个账号200元的话大概有400亿规模。

    早几年互联网的口号是免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免费是为了更好地付费,几乎所有游戏公司都因为免费获得了巨大利润,未来,付费会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把原来纯粹简单的内容改变为内容加服务,这可能是一种方式。未来如果有一两款综艺在没有广告主的情况下付费成功,才能成为可尝试的方向,网综付费要高举高打。刘献民: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小棋和阴超的观点是头部为王,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还有一个说法是长尾效应。视频网站从最早的UGC到版权采购,再到自制和PGC,逐渐发现采购的版权越多,赔得越多,由于视频网站不是线性播出,对于内容量的需求是极高的,更新的频率也极快,在这种情况之下存在需要更多优质的内容,而自制存在产量是否跟得上的问题。视频网站采购一个十亿票房的院线电影大概需要七八千万,产生一亿多点击量,但是它可以零成本获取大量网络电影,其中爆款点击量也可能过亿,分账的金额却只有一两千万,这对视频网站来说是赚钱的生意,而且这个生意有市场,是比起版权采购更好的商业模式。

    数字阅读也是一个很成熟的付费市场,还有以爱奇艺为首的视频网站,它们从最初三大运营商的付费模式衍生到VIP会员的付费模式,给视频网站补充资金并且创造了盈利的可能性。怎么看待网综的付费?莫小棋:2014年,我做的两档综艺节目《星棋一见》和《星座棋谈》在爱奇艺播出,那时候会员模式还不成熟,这两档节目都是免费观看。

    韩泽:内容付费的重点是专业性和权威性,旅游攻略大多是UGC,而且每个人的UGC不一样。 3月7日,左驭资本执行董事韩泽、娱乐工场合伙人刘献民、星座女神创始人莫小棋、淘梦网创始人兼CEO阴超以“内容付费的春天要来了吗?”为主题展开线上讨论,包括:①娱乐行业里的内容付费和内容变现;②知识付费;③观众问答。

    不管做什么,都要占领特定领域的头部,视频网站也一样,占领头部才能拉动用户,在内容层面拥有和用户谈判的权力,最终促成付费。我认为内容和渠道是共生的关系,具体哪个因素主导要看在具体细分市场里的博弈关系。

    刘献民:现在用户接触的信息多种多样,他会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细分领域的知识,哪怕简单到做一道菜,养一盆花,只要让用户觉得自己把时间用在这方面更有价值,知识付费在未来就是有潜力的。电视剧、电影一般由视频网站采购和买断,而网大和网剧对视频网站收费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作为PGC的延伸,由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提供给视频网站,之后进行付费分账或者保底分账。问题2:今年小部分“网大”项目制作成本达到千万投资,是否靠谱?离开平台补贴,大部分网大项目能否收回成本?阴超:从爱奇艺的榜单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两年有十部不到的片子有过千万的分账金额,是否投资过千万其实看片子上线后能冲多少票房,这是根据市场因素来判断的,另外还是要回到项目本身的优势,过千万分账的片子基本上都有IP,有演员优势或者是续集,倘若没有明星知名度或者IP支持,投资过千万风险很高。阴超: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公众账号,这种KOL的形式一直存在,对知识的追求一定是永无止境的,知识付费对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在支付上已经打破了技术壁垒,我相信知识付费的春天一定会来。

    内容生产者不是知名专家,不是细分领域的KOL,生产的内容又没有权威性,用户没有买单的理由。刘献民: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现自己在很多细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欠缺,产生一定焦虑,这源于用户需求的层次发生了变化,原来用户可以通过在社会上采购服务满足需求,只不过采购的服务相对标准化,那时候还没有更多的选择,即使有更高标准的,更个性化的选择,成本也更高。

    嘉宾互动环节问题1:如何持续生产高质量原创内容,内容创意快枯竭了应该如何应对?莫小棋:对内容生产者来说,这是最折磨我们的根本性问题,我也在困扰当中,每个内容都是爆款不太可能,但非常非常重要的是要保持长久出产内容的热情和能力。问题4:怎样用内容付费升级一些原来免费的内容型服务,比如旅游攻略?刘献民:最核心的点还是内容的价值,旅游攻略提供的内容和价值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就愿意额外支付。

    对平台来说,头部内容能带来流量,但是吸引用户进入平台后,要用非头部的腰部内容留住他们,平台的价值就是让这些因头部内容进来的用户获得丰富内容的满足,这样的平台相对完整,对用户来说更有价值。综艺本身带有互动性,是否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综艺形式?在传统综艺基础上加上互动,从而让用户直接付费,比如马东老师的《饭局的诱惑》,就在直播平台上通过打赏的方式收费。

    用户为了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要获取一些知识,一定技能,同时再辅助一些服务,但是他不可能专门去研究这些东西,这时候就会愿意付费来获取这些知识,前提是这个知识或技能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他的需求,韩泽:媒介并不赋予知识价值,现在获取知识的媒介从书本变成了视频网站,音频平台,实际上我们使用或者汲取知识的场景已经发生了变化,内容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它原来可能是非常系统性的梳理,一种学术性很强的知识变成一种很实用的知识,让用户短时间内速成。document.writeln('关注创业、电商、站长,扫描A5创业网微信二维码,定期抽大奖。刘献民:现在有一个现象是,能提供给大家用来实现知识变现的工具会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很多以为自己有知识的人会售卖自己所谓的内容或者知识,这会导致市场上出现很多不一定应该付费或者值得付费的东西,这时候可能会出现买手,告诉你什么东西值得付费。首先我们如何定义补贴?视频网站把钱给内容团队做内容,我觉得这是补贴,但是我们投资了一定成本,免费把内容提供给视频网站,根据点播分成获得回报,由我们承担风险,这个不是补贴。

    问题3:内容付费是内容主导还是渠道主导?渠道对内容的选择是否会影响内容生产者的权益?韩泽:从旅游、体育、消费升级和整个文娱行业来看,我们可以赋予内容和渠道不同的形式,旅游行业里的内容是旅游产品,渠道是旅行社,体育行业里的内容是赛事,渠道是赛场,包括转播是的,这就是老生常谈的一套:老老实实做生意。

    它也对完整的电商解决方案没有兴趣。比如成为市场上的第一名,或者「垄断」整个市场。

    然而,没有刷上这层油漆,你就不成功了吗?我想,真正的问题是,你为何而创业?拜访过许多创业者,我并不相信大部分的创业者是为了最终的上市,或者财务回报。我们与这个世界,是有你有我的共生,不是非此即彼的屠戮。

  • 进口车跟合资车 到底哪种质量更好? 进口车跟合资车 到底哪种质量更好?
  • 一拳超人2:琦玉将假扮茶兰子,参加武术大会,假发都... 一拳超人2:琦玉将假扮茶兰子,参加武术大会,假发都...
  • 李广难封:绝非汉武帝刁难而是其真的难堪大任 李广难封:绝非汉武帝刁难而是其真的难堪大任
  • 无论炒什么肉,直接下锅就错了,多加这“2步”,鲜香入味不腥气 无论炒什么肉,直接下锅就错了,多加这“2步”,鲜香入味不腥气
  • 美国财长称美中经贸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外交部回应 美国财长称美中经贸谈判进入最后阶段 外交部回应
  • 五一假期地铁排队拥挤 黄牛加价倒卖地铁票6人被抓 五一假期地铁排队拥挤 黄牛加价倒卖地铁票6人被抓
  • 用青春书写无愧时代华彩篇章 用青春书写无愧时代华彩篇章
  • 跨界SUV 曝奥迪e-tron Sportback假想图 跨界SUV 曝奥迪e-tron Sportback假想图
  • 李诞自曝幽默养成秘诀 李诞自曝幽默养成秘诀
  • 学医创新之路 从“从1到0”迈向“1到n”有多远?|博鳌·健康界峰会 学医创新之路 从“从1到0”迈向“1到n”有多远?|博鳌·健康界峰会

城市天气预报

  • 热门
  • ABCD
  • EFGH
  • JKLM
  • NPQR
  • STWX
  • YZ

国际城市天气预报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合作伙伴

气温排行榜

  • 高温
  • 低温
排名 城市 今天气温
1 康美药业事件续:审计机构被立案调查后再被客户“抛弃”新超算将比现“霸主”快25% 23~26 °
2 田径比赛鱼跃冲线不阻碍对手就不算犯规霍建岗:为何日本没有现象级IT企业 23~25 °
3 “人造肉”概念被热炒 素食产业商机来了吗社评:蓬佩奥,史上最欺负欧洲的美国国务卿 23~25 °
4 住酒店自备牙刷? 限用“六小件”靠谱吗露肉季节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 23~25 °
5 尼日利亚媒体:是时候彻底拥抱中国了绯红女巫透露保持身材的秘诀:只要多吃就对了! 23~25 °
6 探讨中德企业合作 服务惠州经济建设科学家研发出DNA计算机 23~25 °
7 高清大图来啦!2019“亚洲文化嘉年华”鸟巢绽放!美国一高中生课堂上扯掉老师假发拒不归还 20~25 °
8 国际社会忧虑中美经贸摩擦升级 外交部:理解但挑事的是美国六对新人在明代城门下举办“明制”婚礼 20~25 °
9 田径比赛鱼跃冲线不阻碍对手就不算犯规维权一把好手!张馨予自曝现在私信全是网友求助 17~25 °
10 马来西亚华总9月改选方天兴:拟卸任总会长假慈悲?西班牙斗牛士为公牛擦眼泪后将其杀死 12~25 °
查看更多>
1 共享飞机亮相西安:观众空中体验“打飞的”日本太空部队规模初定100人 将监控中俄卫星 -24~-12 °
2 露肉季节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WTA最新排名:贝尔滕斯创生涯新高 王蔷下滑一位 -24~-9 °
3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探班武磊:刻苦训练,为国争光!我国首次实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 -23~-12 °
4 绯红女巫透露保持身材的秘诀:只要多吃就对了!魏建国:华盛顿被三个误判障目 -23~-8 °
5 吴秀波诉陈昱霖案最新进展!陈母:吴秀波给女儿泼脏水共享飞机亮相西安:观众空中体验“打飞的” -20~-8 °
6 我国首次实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高清大图来啦!2019“亚洲文化嘉年华”鸟巢绽放! -20~-8 °
7 国际社会忧虑中美经贸摩擦升级 外交部:理解但挑事的是美国日本太空部队规模初定100人 将监控中俄卫星 -20~-5 °
8 重庆松溉:“一品古镇 十里老街”孟山都除草剂致癌被罚20亿美元 -19~-10 °
9 金发碧眼大牙缝 花花公子宝贝阿什丽探险家在马里亚纳海沟10927米处发现塑料垃圾 -18~-12 °
10 乌鲁木齐市工商联与5部门签订工作联动机制协议俄专家:美国打伊朗或有3种模式 已为战争做准备 -18~-10 °
查看更多>

空气质量排行榜

  • 最优
  • 最差
排名 城市 今天空气
1 蓝庆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共享发展经验评论:内需驱动力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 7优
2 科学家研发出DNA计算机项立刚:反思创新精神,不能唯心主义 7优
3 日本人通过DNA寻找另一半产经:从限售到调整拿地政策 苏州房地产调控加码 7优
4 评论:内需驱动力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获批筹建 7优
5 探讨中德企业合作 服务惠州经济建设羌塘无人区失联小伙:拉肚子被队友扔下,目前已和女友分手 7优
6 席来旺:要文明对话,不要“文明冷战”席来旺:要文明对话,不要“文明冷战” 7优
7 我国首次实验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治愈系!世界家庭日围观动物家庭有趣画面 7优
8 丑爆了!C罗的颜值怕是也撑不起这样的球衣……【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7优
9 习近平主席将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印一男子穿越铁轨突遇火车驶来 俯卧躲过一劫(视频) 7优
10 美军最新部署中东B52曝光 刚到就忙着飞行巡逻印一男子穿越铁轨突遇火车驶来 俯卧躲过一劫(视频) 7优
查看更多>
1 社评:蓬佩奥,史上最欺负欧洲的美国国务卿宋微:国际合作理念到了新旧交接时刻 381严重
2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李海东:不要低估美国的好战传统 324严重
3 还盯着衬衫不放?试试这款长袖Tee,能防晒又百搭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接受审查调查 273重度
4 项立刚:反思创新精神,不能唯心主义国际社会忧虑中美经贸摩擦升级 外交部:理解但挑事的是美国 270重度
5 贝佐斯畅想在太空建造自给自足人类栖息地项立刚:反思创新精神,不能唯心主义 269重度
6 美国大学毕业生注意 联邦政府加大“追讨”学贷力度两对亲兄弟相争,NBA分区决赛还有这些看点! 257重度
7 斜坡训练虽然困难 但带给跑者的益处多多移动支付为何在德国“长不大” 256重度
8 重视中葡关系是葡当前的重要国策联手吉利 戴姆勒能否破局网约车市场 229重度
9 长篇累牍黑杨幂 被判赔5万后:我是大学生求放过奚梦瑶小腹隆起疑似有孕 梁安琪这样回应 229重度
10 王宏伟:应急救援,社会力量需要赋能浙江高院与工商联建立合作机制 保障民营经济发展 226重度
查看更多>
>

友情链接: